什麼是朋友?問他借東西就知道了

英國著名人類學家Robin Dunbar曾經發表過一篇研究說:人類可以經營的人際關係人數最多150位,而在這150個人當中分為不同情感親密度,與你最為密切的只有5人,最常聯絡的朋友只有15人,一直往外擴大至150人…

莎瑞絲遊牧日記 - 什麼是朋友

「現在大部分人都在手機上看朋友最近在幹嘛,去了什麼地方玩,吃了什麼東西,」小楓喝了一大口啤酒,用手背擦掉嘴角剩餘的啤酒花,接著說 「真正有在聯繫,知道對方忙什麼,經歷了什麼的有幾個?」

把玩著啤酒杯上的水珠,小楓突然轉頭看著我問「你認為怎麼樣才算是朋友?」  

 

什麼是朋友?

朋友」的定義是什麼?每個人的定義也許不同,但我相信Facebook朋友名單裡的朋友,應該有一半以上都不是「真朋友」,所謂的「真」就是「真實接觸」的朋友。

大部分人在剛開始使用臉書時,最先加在朋友名單的是同學,不管是小學、國高中或大學同學,只要有見過還有印象的基本上都會先加了再說。再來就是在職場上的同事,基本上對方主動加,也不會say no。隨著每個階段遇到的人都會互加臉書,數量從個位數攀升至三位數,但這些名單就是「朋友」嗎?

唸書時期要好的朋友,在現在這個階段就只是同學,一年會見個幾次面吃吃飯聚會,但在遇到困難時就不會主動聯絡,其實內心也有一種「不好意思打擾」別人生活的心理,尤其同學已有自己家庭,更不會突然打電話給對方,深怕一個不小心讓對方說出「你哪一位?」的窘境。

在職場認識的是同事,縱然相處的時間比家人還要長,但不見得會交心,可能會遇到幾個聊得來的同事,但不會深交,下班和同事吃飯也只是抱怨公司發生的鳥事,說說某個同事多機車、某個主管眼睛長額頭、某個同事快禿頭、某個客戶花錢是大爺的跋扈態度…

隨著年齡增長,朋友數量會逐漸降低,尤其在25歲之後,與朋友共處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也甚少可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原因是朋友的生活圈與你的不再相同,之前共同點也漸漸在各自忙碌兼顧工作、愛情及家庭時越來越疏遠,結交新朋友的機會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下班後懶得應酬,週末只想在家,即使一整天躺著床上滑手機,逗毛小孩也不願人擠人,漸漸地「朋友」在生活扮演著不是最重要的角色,也從重量變成重質了。

我認為能夠當朋友一定是相互都認定對方為朋友,且可以互相幫忙又不計較的。

延伸閱讀:馬屁精真討厭!除了不爽,你還可以這麼做

如果你現在想拿起手機開始搜尋facebook裡哪些是你的朋友或想知道對方是否心中還有你的最好方式就是問他借東西

為什麼呢?因為朋友之間最重要就是互相幫忙,在需要對方伸出援手時會義不容辭幫忙而不計較回報,在你幫我、我幫你情況下更能延伸出真摯的友誼,所以問對方借東西是個蠻好的測試方法,有勇氣開口問對方借東西,對方不需要任何解釋原因毫無顧慮地幫助你,這朋友該當好好珍惜。

有人會問「如果借的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沒辦法借他,怎麼辦?」

當然,如果對方想借的東西對你來說意義重大,如果東西被破壞會讓你火山爆發,你也可以斷然拒絕,對方能夠理解的就可以繼續當朋友。另一方面,如果你提出請求借東西時,對方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的時候,你就要識相不讓對方為難啦!

想測試又不知道可以問朋友借什麼的你,我覺得可以問朋友「借時間」,「借時間」只需要時間成本,沒有物質上的損失,吃個飯聊個天也順便聯絡一下感情,這也是朋友間常做的事情。如果對方連吃飯時間都無法給你,那你就知道怎麼一回事了吧!話說回來,借什麼都可以,千萬別借錢,除非你想跟對方割席絕交!

你呢?對你來說,什麼是朋友?歡迎你在下方留言或加入私密社團和我一起討論😊

 

 

cerys-sign-100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關於我

嗨~我是Cerys 莎瑞絲,目前是實習心理師,正走在成為自己路上,期待與你相遇!

文章

Podcast

臉書私密社團

推薦閱讀

更多內容

解憂書單|這些年滋養過我,5本值得推薦的心理書籍

解憂書單|這些年滋養過我,5本值得推薦的心理書籍

不知不覺從上班族轉換跑道來讀心理諮商所已兩年,這兩年讀碩讓我學習更多專業心理諮商理論與實務,趁著進入全職實習前,想與你分享在滋養我這些你的經驗以及起到自我療癒作用的5本心理書籍,即使沒有心理諮商背景也完全能夠讀懂,非常適合推薦給想要自我探索的你,以及喜歡透過閱讀自我療癒的你。 弗蘭克《活出意義來》 購買書籍 內容:...

致30歲焦慮的妳:別害怕犯錯而錯失了想要的生活

致30歲焦慮的妳:別害怕犯錯而錯失了想要的生活

30歲就像是個分水嶺,好像不做些什麼就對不起自己。 或許受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影響,華人社會強調著30歲必須得有一點成就,這句話似乎預設著30歲開始應該有個“像樣”的人生,像是說比如說30歲就該買套房、買輛車、或者步入婚姻,結婚生子? 面對這些年齡焦慮,沒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才比較好。不知道你是否也在30歲焦慮中呢?或許你清楚知道走入婚姻及創業並不是你想要的,卻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我30歲焦慮的故事,也希望對你帶來一些思考和想法。    是時候把接下來的時間留給自己...

致職場內向者:這樣的你並沒有不好,你就是最好的你

致職場內向者:這樣的你並沒有不好,你就是最好的你

你身邊有內向的朋友嗎?還是你也是個內向者呢?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你知道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嗎?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外向者需要找一群朋友出外吃飯,從中恢復能量;內向者則是必須一個人靜靜地,不管是看書、泡澡或是發呆都好,只要是一個人,內向者就能好好充電,再繼續出發,這就是內外向的不同。...